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农民工返乡创业,归雁归来归何处?

    信息发布者:唐家村
    2017-07-26 17:12:15   转载

       作为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,兰考在农民工返乡创业、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上,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。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,在兰考已成一种现象。
    “归雁经济”最早由经济学家厉以宁在2016首届中国PPP投资论坛上提出。当前,农民工返乡创业带来的重大人口红利已经成为了“归雁经济”的主体来源,占现有外出农民工1/4的“归雁”群体正在给农村带来新的变化。


    “归雁”群体经过多年的城市打拼,往往都有不错的发展头脑和一定的经济实力,也有具备相应的技术和人脉资源,他们渴望在家乡播种和耕耘新的希望。然而如何让他们适应当地各项软硬环境,让他们手上的资金和资源有效“落地”,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不小的挑战。同时,“归雁”们求稳定、求收益、求发展的诉求,也在倒逼地方政府提高吸引力,克服返乡创业水土不服、归雁难筑巢等孵化环境问题。


    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多是看中了家乡的成本优势,用地、用人的费用都要比城市低,而这也正是近年来传统制造业向乡镇渗透的重要原因。由于返乡农民工资金和资源有限,所以往往从事的较多是原来的“老行业”,甚至有些直接是与原来工作过的厂方合作,负责来料加工。


    时下,在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大环境下,有些地方的招商引资却有点“嫌贫爱富”,他们往往更青睐规模宏大、科技前沿的企业,更愿意扶持“互联网+”、“云计算”、“大数据”等热门项目。相比之下,返乡农民工的这些“草根创业”就容易被冷落忽视。


    对于“归雁”们来说,返乡创业需要做好经济、技术方面的对接,要提前做好农村“缺钱少人”的应对措施,要做好创业初期当地老百姓不理解甚至不支持的心理准备,要了解并尊重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。此外,更重要的是做好思维方面的对接,不能总在自己的老行业里“打转转”,要找准自身定位,避免产业孤岛。在项目抉择上,既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能力的熟悉行业,又要寻找适应家乡外部环境的创业项目。同时要注重自身学习,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,不断进取提升,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,搭上互联网快车,让“草根创业”能“落下地、扎住根、结出果”。
    值得高兴的是,为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,国务院专门出台了《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》,降低了返乡创业门槛,落实了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,并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,强化了返乡创业金融服务。


    好政策关键在落实,在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进程中,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,政策的执行不能停留在口号上,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相关政策细则化、本地化。一方面是要做好“指路人”,加大培训和引导力度,让返乡农民工对当前创业环境有科学客观的认识,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创业计划;另一方面是要做好“媒人”,积极牵线搭桥,为“草根创业”提供金融、保险等保障服务。
  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和重点在农村,创新创业更不能少了农民的参与,返乡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来了个“折返跑”,引导好、提升好这群“归雁”,让他们“回得来、留得住、飞得高”,田野经济将会潜力无限!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