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旬邑10年扶贫开发让9万人脱贫

    信息发布者:唐家村
    2016-11-16 23:56:12   转载

    旬邑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、提高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,从2001年到2010年底,全县累计筹措各类建设资金6.2亿元,先后争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7656万元,捆绑涉农项目资金1.8亿元,建成扶贫开发重点村149个、移民新村48个,安置贫困群众2078户、9992人,搬迁土窑洞居住群众5416户、22416人,解决了5.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,9万人实现了脱贫目标。

    在扶贫开发中,县上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,在安排贫困村移民搬迁的同时,将其列入当年拟建的扶贫开发重点村,做到水、电、路“三配套”,功能、绿化、造型“三统一”,生态、景观、风格“三协调”,基本实现“道路柏油化、房屋整齐化、水电配套化、村庄绿色化、功能齐全化”,使居住条件与基础设施同步改善。

   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,该县按照“政府统筹、扶贫牵头”的原则,捆绑各类涉农资金、社会各界捐助资金、群众自筹资金,有效地保证了扶贫开发建设新农村的资金需求。为了使涉农部门项目与重点村建设有效结合,建立了资金捆绑长效机制,使资金跟着项目走,项目跟着规划走,集中资金办大事,收到了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效果。

    彻底改变农民的生存住宿环境,是旬邑县在扶贫开发中的一大亮点。他们提出了“三年三大步,告别土窑洞”的目标和“政府引导、财政支持、群众自愿、逐年搬迁”的工作思路,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多万元,采用移民搬迁“5+1”扶持政策,让全县农民彻底告别土窑洞。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,完成搬迁土窑洞居住群众5416户、22416人。全县通过“整合资金、整村推进、连片开发”试点,建成了南部塬区、北部塬区两大板块,沿211国道和306省道辐射带动70个村实现了集中连片开发任务。累计硬化乡村道路293公里,解决了97个村、9.9万人的行路难问题和48个村、5.6万人的饮水困难。

    同时,旬邑县还通过实施“项目覆盖、产业带动、科技培训、信贷支持”四大工程,使“输血式”扶贫向“造血式”扶贫转变,实现了村村有致富产业,户户有稳定收入来源。全县先后培训农民16万人(次)、农民技术骨干8700人(次)、贫困村村干部900多人(次),输出贫困劳动力2.8万人(次),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城关镇肖咀村地处县城东北角的山上,周围饲草资源丰富,该村抢抓中国人行西安分行定点包扶的大好机遇,争取产业扶贫资金30万元,建成集牛舍、冷藏室、消毒室、青贮库、挤奶站、繁育室、监控室、加工车间为一体的旬邑县万兴标准化奶牛养殖场。目前,奶牛存栏64头,日产鲜牛奶560公斤,年实现经济效益80万元以上,使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以上,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。全县累计争取国家信贷扶贫资金1.5亿元,扶持贫困群众种植地膜玉米、小麦31万亩,烤烟5万多亩,牧草3万亩,畜禽存栏达到49万个羊单位,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687元提高到2010年的1460元。

    为了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,使农村干部政治上有奔头、生活上有靠头、工作上有劲头,该县积极创新村干部选用机制,通过采取党员和群众推荐,党内“两推一选”的办法,把懂经营、善管理、有见识的农村能人选拔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中来。先后对87名优秀村干部破格提拔享受副科级待遇,不仅工资提高到1002元,还能看上文件,使他们在政治经济上都提高了待遇。对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连续任职满20年、正常卸任的,卸任后每年给予1200元的生活补贴。这些举措,极大地激励了“村官”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收到了一石数鸟的作用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